|
宜优3009
2017年云南审定,编号:滇审稻2017012号 | |
---|---|
申 请 者: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育 种 者: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00年用宜香1A与明恢309杂交组配,200年通过云南省审定,审定号:滇特(红河)审稻21009号。 特征特性:籼型三系杂交水稻。株高11.4厘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穗长25.8厘米,穗总粒数82.8粒,穗实粒数16.粒,结实率0.8%,千粒重29.47克,亩有效穗6.1万穗,成穗率6.4%,落粒性中等。全生育期16.7天。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5.、穗瘟损失率最高级7,高抗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品质分析:出糙率8%,精米率2.%,整精米率68.4%,粒长.4mm,长宽比6,垩白粒率16%,垩白度5.3%,直链淀粉1.0%,胶稠度8mm,碱消值4.级、透明度级、水分1.3%。 产量表现:参加205-01年云南省杂交籼稻品种试验,两年平均亩产73.千克,比对照增产.0%、增产点次率70.58%。216年生产试验,点平均亩产89.8千克、与对照平产、增产点率5%。 栽培技术要点:稀播培育壮秧,秧龄0—0天、亩插.6—2万丛、基本苗4—6万,亩施纯N1—1千克、P2O57千克、K2O0千克,重施底肥、追肥要早,及时防治纹枯病、稻飞虱、卷叶螟和二化螟。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30米以下地区种植。稻瘟病多发区慎用。 |
·2010年云南红河审定,编号:滇特(红河)审稻2010009号 | |
---|---|
选育完成人:许旭明、张受刚、卓伟、林纲、马彬林、赵德明、杨旺兴、邹文广 品种来源:该品种是福建三明市农科所用四川宜宾市农科所育成的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明恢309组配而成。 特征特性:籼型杂交水稻。株型紧凑,剑叶挺直,大穗大粒,无芒,叶鞘、叶耳、颖尖无色,株高14.8厘米,穗长24.8厘米,穗粒数10.粒,结实率2.%,千粒重9.克,有效穗9.万,全生育期16天,比对照Ⅱ优88迟熟3天。品质检测:糙米率8.%,精米率0.%,整精米率67.6%,垩白粒率1.0%,垩白度1.0%,直链淀粉含量13.00%,胶稠度8mm,粒长.6mm,长宽比.6,透明度1级,碱消值6.级,水分1.0%。抗性评价: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 产量表现:208-00年参加红河州区试。两年平均亩产71.9千克,比对照Ⅱ优88增产44.2公斤,增.6%,增产点率0%。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9.3千克,比对照Ⅱ优83增产.6%,增产点率00%。 适宜区域:适宜在红河州海拔100米以下籼稻区种植。 |
(注:以上信息来源国家水稻数据中心https://www.ricedata.cn/variety/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