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系杂交水稻种 > 特优1259

特优1259

特优1259
特优1259

·2008年广西审定,编号:桂审稻2008009号

品种来源:龙特甫A×明恢129(明恢8//K59/K129)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型三系杂交水稻,桂南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主要农艺性状(平均值)表现:株型适中,叶片宽大稍内卷,每亩有效穗数6.万,株高16.厘米,穗长4.厘米,每穗总粒数31.8粒,结实率84.7%,千粒重30.1克。米质主要指标:糙米率8.9%,整精米率2.%,长宽比.3,垩白米率10%,垩白度27.5%,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4.%;抗性:苗叶瘟级,穗瘟9级,穗瘟损失指数5.3%,稻瘟病抗性综合指数8.3;白叶枯病致病Ⅳ型9级,Ⅴ型7级。

产量表现00年参加桂南稻作区早稻迟熟组初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54.6公斤,比对照特优3增产13.04%;207年续试,五个试点平均亩产36.43公斤,比对照特优6增产.5%(不显著);两年试验平均亩产53.0公斤,比对照特优3增产9.9%,增产点比例0%。2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39%。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稀播育壮秧:按各地的种植习惯与气候因素,确定适宜的的播种时期;稀播匀播,秧田要施足基肥,培育带蘖壮秧。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龄以30天为宜;插植密度:0厘米×2厘米,丛插粒谷。3、合理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0-80kg,氮磷钾比例为:0.5:.7。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4、病虫害防治:掌握“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重点抓好对螟虫和稻飞虱的防治工作,并注意防治稻瘟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应特别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

·2008年海南审定,编号:琼审稻2008009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特浦A×明恢159

特征特性:属籼型感温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16-47天,比II优28(CK)晚熟-3天。亩有效穗数约1.4万,株高17.cm,平均穗长2.2cm,平均每穗总粒数12.1粒,结实率9.1%,千粒重3.3克。主要农艺性状:中等株高,长势繁茂,株型适中,群体整齐度好,分蘖力较好,穗大粒大,结实率高,后期熟色一般,米质经检测一般。人工接种鉴定中抗苗瘟,中感白叶枯,田间种植穗颈瘟从无到中度发生。

产量表现00年早造首次参加我省区试,平均亩产50.0公斤,比II优28(CK)增产.3%,未达显著水平,日产量4.公斤;207年早造续试,平均亩产01.17公斤,比II优12(CK)公斤减产.1%, 未达显著水平,日产量3.84公斤;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3公斤, 比II优12(CK)增产8.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根据当地习惯与特优18同期播种;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秧龄2-3天;插植规格20cm×0cm,丛插2粒谷;3、科学肥水管理:重底肥早追肥,一般每公顷施纯氮1-1kg,氮磷钾比为:0.5:.7。基肥、分蘖肥、穗肥的比例为5:3:;4、防治病虫害:重点抓好对螟虫和稻飞虱的防治工作。

省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海南省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全生育期比II优12(CK)晚熟2-天,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中感白叶枯,米质一般,适宜我省作早晚稻种植,稻瘟重发区要注意防治稻瘟病,沿海地区种植要注意防治白叶枯。

(注:以上信息来源国家水稻数据中心https://www.ricedata.cn/variety/index.htm)